光合細菌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技術
1、凈化水質
由于高密度水產養殖的水體中含有大量的魚類糞便和殘餌,以及魚藥的殘留物,它們腐敗后產生的氨態氮、硫化氫和一些有害物質,直接污染水體和底泥。輕度污染可造成魚類生活不適,餌料系數增高,生長緩慢,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使水體底部缺氧的情況下,PSB能有效地將氨態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吸收,組成菌體本身,從而提高水體中溶氧含量,調節pH。水體的富營養化亦可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使魚類感染發病。施用PSB后,還能抑制其它病原菌的生長,從而達到凈化水質,使魚類健康生長的目的。
2、維護水體微生態平衡
水產養殖場的水體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微生物,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也有些是處于中間狀態的叫“條件致病微生物”,即正常情況下,這類微生物不致病,遇水質污染,魚類免疫功能下降時,它們便大量繁殖危害魚類。
通常人們采用消毒殺菌劑來控制,但隨著施用次數的增加,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也相應地增強,為了達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每次施用的劑量不得不逐漸加大,這不僅增加了用藥成本,而且還污染了水體,造成水產品質量下降,甚至不能食用。
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又不使其不產生抗藥性,不污染水體呢?答案是現成的,用光合細菌預防魚病,完全可克服消毒殺菌劑的缺點,它不僅可降解或清除水體中包括魚藥在內的有害化學物質,占絕對優勢的光合細菌還可與病原微生物爭奪營養、空間,使其無法進行大量生長繁殖,同時還不存在病原微生物耐藥性問題,從而不易形成致病的環境條件,魚類也就不易發病。
魚類的病害防治原則是:防重于治。只有在日常的漁業生產中,維持水體中微生態系統平衡,使有益微生物始終占絕對優勢,盡量不給病原微生物有大量生長繁殖的機會,才是健康養殖的出路之一,如果平時不能有效地預防,到了出現癥狀再去治療,包括魚藥成本在內的重大生產損失將是不可避免的。
3、培養蜉蝣動物作餌料
PSB的菌體細胞營養很豐富,這正好是蜉蝣動物的優質餌料,實踐證明,水體中的PSB越多,蜉蝣動物生長也就越旺盛,以蜉蝣動物為食的魚類增產效果也就越明顯
4、作為飼料添加劑
PSB的菌體細胞營養豐富,并含有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質,可直接拌入飼料中投喂,除增加營養,降低飼料系數外,還可起到刺激動物免疫系統,增強消化和抗病能力,促進生長的作用。
5、間接增氧作用
PSB生長繁殖時,不需要氧氣,也不釋放氧氣,它是通過吸收水體中的耗氧因子,而產生了間接地增加氧氣的作用。
PSB對各種水產養殖動物都有益,尤其是育苗階段的效果特別地明顯,具有成活率高于對照20—60%,用于成魚育肥,增產20%左右,餌料系數下降20%左右,個體增重15%,且無任何副作用。魚育肥:首次用7公斤一畝,以后用4—5公斤/畝,間隔15天用一次。魚苗或病魚藥浴:用光合細菌稀釋10倍,把魚苗或病魚放入游15分鐘即可。藥浴后,可使藥浴魚蝦成活率提高90%,如患粘細菌病、爛鰓病、打印病后成活60-100%,患水霉病、赤鰭病、擦傷病后成活近100% 且無任何藥浴副作用。飼料中用量:魚苗5%,成魚3%,禽畜3%-5%,現拌現喂,喂水添加3%。現拌現喂。施用方法:適當用水稀釋后全池灑勻,若先用生石灰后2小時,再用PSB則效果更好。注意事項:不可與消毒殺菌劑同時使用,水體消毒須1周后方可使用。晴天水溫在20度以上時使用效果較好。液體PSB拌入料中后應于當天用完。酸性水體易使魚生病,且不利于PSB生長,應常用生石灰調節水體pH值。
在種植業上的應用
水稻、小麥:每次畝用5千克葉面噴施。水稻秧苗期、孕穗期各用一次;小麥冬肥、拔節期各用一次。油菜:基肥畝用15千克澆根。竄苔前畝用15千克葉面噴施
瓜果類蔬菜:每次畝用10千克,幼苗期稀釋澆根一次,現蕾期噴一次。
葉菜類蔬菜:每次畝用20千克,生長期澆根或葉面噴施,7天用一次。花卉:移載后每畝40千克澆根,生長期每畝20千克噴施,15天一次。茶樹:播種基肥畝用80千克。冬肥畝用40千克澆根。萌發期前畝用20千克澆根,葉片生長期畝用15千克噴施,每15天一次。果樹:冬肥畝用40千克澆根。新葉長成后畝用20千克葉面噴施(1)將光合細菌菌液稀釋20-30倍全池均勻潑灑。(1)不可與消毒殺菌劑混合使用,水體消毒須1周后方可使用。(2)使用前,將菌液光照10小時以上,使用效果更好。(5)應靈活掌握用量和使用的連續性,因為光合細菌在水體中只有形成優勢群落后,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宜春專利中心提供光合細菌發生劑。(6)水體呈堿性時施用效果最好。酸性水體易使魚類生病,應常用生石灰或燒堿調節pH值至中性或偏堿程度。(8)培育魚苗時,在苗種入池前7天全池潑灑,以利于浮游生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