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城鎮污水治理產業發展評述和2019年發展展望 | |
| 發表時間:2019-01-31 閱讀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
|
一、2018年產業評述 (一)主要政策 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正式實施。各級政府配套政策也相應出臺,全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由排污費向環保稅的轉變,使得企業排污稅費收繳更為剛性和嚴格。 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布置“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和“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推進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要求各地要按規定將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盡快調整到位,保證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正常運營并合理盈利。對中西部地區,中央財政給予適當支持。加強城市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污染,明確提出到202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90%以上。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城市建成區盡早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9月國家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組織申報2018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的通知》,明確 “將河道內原位修復、投撒藥劑等方式作為主要治理措施的,特別是采取調水處理方式的,視為方案不合格”。 同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的通知》。 11月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 “一保”,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兩治”,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三減”,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和農業用水總量;“四提升”,提升主要由農業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標水體水質、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環境監管能力和農村居民參與度等。 生態環境部的組建對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提升生態環境監管保護力度,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建設美麗中國起到重要作用,對環保產業將帶來長期利好。 (二)產業發展 1.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持續開展 5月以來,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對30個省(市、區)70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對上報已完成整治的993個黑臭水體開展現場核查,發現尚未向國家上報的黑臭水體274個,使得被督查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完成比例降為65.7%。 2018年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隨著專項督查、回頭看等環節曝光力度的加強和實施立案處罰,治理工作得到了廣泛的重視,有效的促進了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的全面推進。 環保督察趨嚴成為一種常態,督察力度加大,對環境企業治理工作和安全、穩定運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高要求下企業需要面對更艱巨的挑戰。 2.管網綜合整治、提質增效廣泛開展 國家實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要求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目前全國已廣泛開展污水管網排查工作,包括旱天污水直排、溢流污染、雨污混接等,并采取相應的工程措施,進行管網建設,截直排、堵倒灌、改混接等,以實現污水管網達標建設的要求。同時管網修復方面的新技術與新裝備大量涌現。 3.農村污水治理市場前景廣闊 農村污水作為新增領域,近兩年一直處于爆發式增長狀態。優先考慮成熟可靠和運行維護要求低的工藝,并鼓勵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治理模式。適合農村的管網收集技術如真空管網收集、一體化提升泵站,與農村改廁、改廚以及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處置相配套的農村綜合整治技術裝備,小型化、自動化污水處理系統和集群監控預警維護系統,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裝備,自然生態處理技術,以及多途徑水資源就地回用技術及相關裝備等,具有廣闊的行業市場發展空間。 4.新一輪污水廠“提標改造”在路上 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要求,我國“十三五”的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將從2.17億m3/d提升至2.68億m3/d,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所需投資金額也將達1500多億元。目前提標改造面臨著建設資金缺乏、用地受限、污水廠負荷率低、污水再生處理能力及回用率不高、污泥處理處置率偏低等問題。提標改造工程的密集實施,促使水處理先進技術應用、工藝優化、工程施工以及運行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以保障提標后的穩定達標排放。 5.污泥處理處置任重道遠 長期以來的“重水輕泥”造成我國污泥產量大、污泥處理處置形勢嚴峻的現實。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基本實現了污泥的初步減量化,但距實現污泥的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要求尚有較大的差距。通過“十二五”水專項的技術研發,污泥處理處置目前在污泥干化、碳化、焚燒、超高溫堆肥、厭氧消化、生物質協同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果,包括污泥生物穩定化和資源化成套技術;污泥脫水干化技術與裝備產業化應用;污泥(協同)熱化學處理技術等方面污泥處理處置關鍵技術與重大裝備獲得長足發展。 二、2019年發展展望 進一步加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污水收集管網,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加強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和污水再生利用,減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是今后工作的主要任務,力爭盡早實現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的目標。 2019年,黑臭水體治理在黑臭排查、控源截污、削減合流制溢流污染、垃圾收集轉運處理措施、有效解決內源污染等方面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加強。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是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污水管網問題是關鍵所在,管網更新、修復和完善對污水治理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控制是村鎮污水治理的主要任務。總結推廣適用不同地區的農村污水治理模式,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村莊延伸覆蓋,積極完善農村垃圾收集轉運體系是村鎮污水治理的重要工作方向。 多學科融合、產業和技術融合、系統思維是促進污水治理行業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源、廠、網、河聯動,以信息化和智慧化手段為依托的廠網河一體化管理模式,是污水處理行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 國家對PPP入庫項目的從嚴審查,導致相關項目的增長開始“剎車”,產業整體上開始從增量擴張逐步向存量優化演替。PPP項目已由原來的爆炸式增長走向理性發展的正常模式。 |
|
| 上一篇:關于反滲透水處理的若干問題 | |
| 下一篇:關于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工藝的探討 |